查看原文
其他

日本:爲何沒有放棄漢字?(一)

Andy 地球知識局 文字研究 2022-12-31

日本:爲何沒有放棄漢字?(一)


作者:Andy
製圖:孫綠 / 校稿:貓斯圖 / 編輯:棉花
來源:地球知識局(ID:diqiuzhishiju)

在日本互聯網的某個角落裏,流傳著一首中二感滿滿的漢字歌。其出自日本的漢字愛好者之手,其目的在於向東亞乃至全世界網路推廣漢字。在這群狂熱的漢字愛好者看來,漢字在中日韓讀音各異但書面交流卻毫無障礙,簡直秒殺讀寫一體的表音文字,未來的世界通用語當以古代文言文爲參考。
一群日本人,爲何如此賣力地推崇漢字呢,爲何在原來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如越南,韓國紛紛去漢字的時代,漢字卻始終能在日文體系中牢牢佔有一席之地呢?
漢字東渡
和東亞其他民族一樣,日本的先民在接觸漢字之前並沒有書面語,身居東亞最邊緣的島嶼,日本文明也久在蒙昧之中。
有人自大陸來
進入彌生時代,原本發展緩慢的日本原始社會突然加速進入農業社會。通過對大量出土文物和遺址的深入研究,日本考古學家認爲,彌生時代的跨越根本在於中國秦漢時期的移民入島。他們帶來了大陸先進的農耕文明,給日本列島帶入全新氣象。
彌生時代對應的正是中國的戰國末年-秦-漢
可能有大量人口因戰亂而前往日本
 
漢字也在那個時候傳入了日本列島。考古學家在當時的墓葬中發掘出西漢時製造的直徑爲7.4釐米的連弧文鏡,上有銘文“久不相見,長毋相忘”;同時還發現了王莽新政時傳入的“貨泉”、“貨布”等刻有漢字的貨幣。
在中國這邊可能是批量生產的手工藝產品
但最有名的還數“漢委奴國王”金印,這是光武帝劉秀賜給不遠萬里出使洛陽的一個日本小國家首領的。《漢書·地理志》“樂浪海中有倭人,分爲百餘國,以歲時來獻”。倭是中國對古代日本的稱呼,委是倭的通稱。
《後漢書·東夷列傳》“建武中元二年(公元57年)倭奴國奉貢朝賀,使人自稱大夫,光武賜以印綬。
但移民帶來的漢字卻沒有在日本社會普及開來,在長達五六百年的時間裏都未能得到大規模的傳播和應用。
這一方面是因爲漢字結構複雜,需要複雜的社會結構和行政組織才會對漢字有較高的需求,才更有可能向平民傳播。
(待續)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